29
2022
-
09
什么是中碳鋼,中碳鋼的熱處理工藝介紹
作者:
中碳鋼(Medium carbon steel)
碳含量為0.25%~0.65%的碳素鋼。它包括大部分優質碳素結構鋼和一部分普通碳素結構鋼。此類鋼大多用于制作各種機械零件,有的用于制作工程結構件。
中碳鋼屬于亞共析鋼,其退火組織為珠光體和鐵素體。隨著鋼中碳含量增加,組織中珠光體數量增加,而鐵素體數量減少。
碳含量大于0.40%的鋼淬火組織為馬氏體;碳含量大于0.40%時,除了馬氏體外還有少量殘留奧氏體,殘留奧氏體數量隨著鋼中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。
中碳鋼的最終熱處理方式有調質、淬火后低溫回火、高頻淬火后低溫回火、等溫淬火和淬火后中溫回火。
(1)調質。組織為回火索氏體。這種組織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,強度較高,塑性和韌性良好。調質用鋼要具有良好的淬透性,以保證調質件整個截面上組織和性能均勻。與合金鋼相比,碳素鋼的淬透性較差,所以只適于截面尺寸不大的中碳鋼零件進行調質處理。
(2)淬火后低溫回火。組織為回火馬氏體,這種組織具有很高的強度和適當的塑性和韌性。
(3)高頻淬火后低溫回火。高頻淬火層組織為極細的隱針馬氏體,低溫回火后得到回火馬氏體,經這種處理可以得到與滲碳處理類似的效果。高頻淬火前一般進行調質或正火。所以高頻淬火和回火后,零件心部強度較高,塑性和韌性良好,而其表層硬度高,耐磨性好。另外,高頻淬火件表層產生壓應力,其疲勞極限高,使用壽命長。
(4)等溫淬火。組織為貝氏體,這種組織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良好的塑性和韌性。
(5)淬火后中溫回火。組織為回火索氏體。
中碳鋼在最終熱處理之前有的進行正火作為預先熱處理,其目的是細化晶粒,減輕鋼中組織不均勻性,得到均勻的珠光體和鐵素體組織,為最終熱處理作組織準備。
中碳鋼經調質處理后,主要用于制作各種傳動軸、連桿、離合器、軸銷、螺栓等。中碳鋼經高頻淬火和低溫回火后,用于受沖擊載荷且要求耐磨的齒輪、車床主軸、花鍵軸、凸輪軸和半軸等。
正火狀態或不經熱處理的中碳鋼,用于制作負荷不大的拉桿、套筒、緊固件、墊圈和手柄等。碳含量較高的中碳鋼用于制作彈簧和鋼絲等。
中碳鋼的熱處理工藝介紹
鋼的熱處理:是將固態鋼材采用適當的方式進行加熱、保溫和冷卻以獲得所需組織結構與性能的工藝。熱處理不僅可用于強化鋼材,提高機械零件的使用性能,而且還可以用于改善鋼材的工藝性能。
其共同點是:只改變內部組織結構,不改變表面形狀與尺寸。
熱處理工藝能夠顯著地提高鋼的力學性能,增加零件的強度、韌性和使用壽命,提高硬度和耐磨性。所以重要的機器零件和工具都要進行熱處理。熱處理還可以改善工件的加工工藝性能,從而提高生產率和加工質量。
因此,熱處理在機械制造工業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。下面以45鋼和40Cr鋼為例。
在生產中將淬火后再進行高溫回火稱為“調質處理”,調質處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,廣泛應用于各種重要的結構零件,特別是那些在交變負荷下工作的連桿、螺栓、齒輪及軸類等。但表面硬度較低,不耐磨??捎谜{質+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。
1、45鋼——優質中碳結構鋼
45鋼,是GB中的叫法,JIS中稱為:S45C,ASTM中稱為1045,080M46,DIN稱為:C45;45鋼為優質碳素結構用鋼,化學成分:含碳(C)量是0.42~0.50%,Si含量為0.17~0.37%,Mn含量0.50~0.80%,Cr含量<=0.25%。冷熱加工性能都不錯,機械性能較好,且價格低、來源廣,所以應用廣泛。它的最大弱點是淬透性低,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。
45鋼熱處理推薦溫度:正火850,淬火840,回火600.
?、?45鋼淬火后沒有回火之前,硬度大于HRC55(最高可達HRC62)為合格。實際應用的最高硬度為HRC55(高頻淬火HRC58)。
?、?45鋼不采用滲碳淬火的熱處理工藝。
45鋼的調質:45鋼淬火溫度在A3+(30~50)℃,在實際操作中,一般是取上限的。偏高的淬火溫度可以使工件加熱速度加快,表面氧化減少,且能提高工效。為使工件的奧氏體均勻化,就需要足夠的保溫時間。如果實際裝爐量大,就需適當延長保溫時間。不然,可能會出現因加熱不均勻造成硬度不足的現象。但保溫時間過長,也會也出現晶粒粗大,氧化脫碳嚴重的弊病,影響淬火質量。我們認為,如裝爐量大于工藝文件的規定,加熱保溫時間需延長1/5。
因為45鋼淬透性低,故應采用冷卻速度大的10%鹽水溶液。工件入水后,應該淬透,但不是冷透,如果工件在鹽水中冷透,就有可能使工件開裂,這是因為當工件冷卻到180℃左右時,奧氏體迅速轉變為馬氏體造成過大的組織應力所致。因此,當淬火工件快冷到該溫度區域,就應采取緩冷的方法。
由于出水溫度難以掌握,須憑經驗操作,當水中的工件抖動停止,即可出水空冷(如能油冷更好)。另外,工件入水宜動不宜靜,應按照工件的幾何形狀,作規則運動。靜止的冷卻介質加上靜止的工件,導致硬度不均勻,應力不均勻而使工件變形大,甚至開裂。
45鋼調質件淬火后的硬度應該達到HRC56~59,截面大的可能性低些,但不能低于HRC48,不然,就說明工件未得到完全淬火,組織中可能出現索氏體甚至鐵素體組織,這種組織通過回火,仍然保留在基體中,達不到調質的目的。45鋼淬火后的高溫回火,加熱溫度通常為560~600℃,硬度要求為HRC22~34。因為調質的目的是得到綜合機械性能,所以硬度范圍比較寬。
但圖紙有硬度要求的,就要按圖紙要求調整回火溫度,以保證硬度。如有些軸類零件要求強度高,硬度要求就高;而有些齒輪、帶鍵槽的軸類零件,因調質后還要進行銑、插加工,硬度要求就低些。
關于回火保溫時間,視硬度要求和工件大小而定,我們認為,回火后的硬度取決于回火溫度,與回火時間關系不大,但必須回透,一般工件回火保溫時間總在一小時以上。
如果用45鋼滲碳,淬火后芯部會出現硬脆的馬氏體,失去滲碳處理的優點?,F在采用滲碳工藝的材料,含碳量都不高,到0.30%芯部強度已經可以達到很高,應用上不多見。0.35%從來沒見過實例,只在教科書里有介紹??梢圆捎谜{質+高頻表面淬火的工藝,耐磨性較滲碳略差。
2、40Cr鋼——合金結構鋼
40Cr屬于GB3077“合金結構鋼”。40Cr鋼的含碳量為0.37%~0.44%,比45鋼略低,Si、Mn的含量相當,含Cr0.80%~1.10%。在熱軋供貨的情況下,這1%的Cr基本不起作用,它倆的力學性能大體相當。由于40Cr的價格比45鋼貴一半左右,所以出于經濟性的考慮能用45鋼的就不用40Cr。
40Cr鋼的調質處理:Cr在熱處理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鋼的淬透性。由于淬透性提高,淬火(或調質)處理后40Cr的強度、硬度、沖擊韌性等機械性能也明顯比45鋼高,但也是由于淬透性強,在淬火時40Cr的內應力也就比45鋼大,同樣的條件下40Cr材料的工件開裂傾向也就比45鋼材料的工件大。
因此為避免工件開裂,40Cr淬火時大多選用導熱性較低的油作為淬火介質(有時也用雙液淬火法,俗話叫水淬油冷),而45剛則用導熱性較高的水作為淬火介質。當然,水和油的選擇也不是絕對的,和工件的形狀也有密切關系。形狀簡單的40Cr零件也可以使用水淬,而形狀復雜的45鋼零件也許就得使用油淬甚至鹽浴。
40Cr工件調質的淬回火,各種參數工藝卡片都有規定,我們在實際操作中體會是:
?。?)40Cr工件淬火后應采用油冷,40Cr鋼的淬透性較好,在油中冷卻能淬硬,而且工件的變形、開裂傾向小。但是小型企業在供油緊張的情況下,對形狀不復雜的工件,可以在水中淬火,并未發現開裂,只是操作者要憑經驗嚴格掌握入水、出水的溫度。
?。?)40Cr工件調質后硬度仍然偏高,第二次回火溫度就要增加20~50℃,不然,硬度降低困難。
?。?)40Cr工件高溫回火后,形狀復雜的在油中冷卻,簡單的在水中冷卻,目的是避免第二類回火脆性的影響?;鼗鹂炖浜蟮墓ぜ?,必要時再施以消除應力處理。
中碳鋼熱處理后能夠達到的最高硬度約為HRC55(HB538),σb為600~1100MPa。所以在中等強度水平的各種用途中,中碳鋼得到最廣泛的應用,除作為建筑材料外,還大量用于制造各種機械零件。
而中碳鋼只要溫度夠,保溫時間夠一般都是可能達到這個硬度值的,要是不變形是不可能的事。建議一是有加工余量,然后上磨床加工,二是表面淬火。
相關新聞